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濰坊石油分公司成立于2000年07月13日,注冊地位于濰坊市濰城區倉南街41號,法定代表人為吳濤。經營范圍包括:許可項目:煙草制品零售;電子煙零售;成品油批發;出版物零售;成品油零售(不含危險化學品);成品油零售;危險化學品經營;石油、天然氣管道儲運;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藥品零售;旅游業務;農藥零售;食品銷售;燃氣經營;餐飲服務;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燃氣汽車加氣經營;發電業務、輸電業務、供(配)電業務;保險代理業務;供電業務;住宿服務;保險兼業代理業務;成品油倉儲;危險化學品倉儲。(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具體經營項目以相關部門批準文件或許可證件為準)一般項目:成品油批發(不含危險化學品);成品油倉儲(不含危險化學品);潤滑油銷售;石油制品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專用化學產品銷售(不含危險化學品);化工產品銷售(不含許可類化工產品);洗車服務;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汽車零配件零售;汽車裝飾用品銷售;針紡織品銷售;智能車載設備銷售;輪胎銷售;化肥銷售;日用百貨銷售;針紡織品及原料銷售;機動車修理和維護;集中式快速充電站;機動車充電銷售;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運營;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電池銷售;站用加氫及儲氫設施銷售;摩托車及零配件零售;五金產品零售;家用電器銷售;家具銷售;日用品銷售;化妝品零售;電子產品銷售;辦公用品銷售;體育用品及器材零售;工藝美術品及禮儀用品銷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禮品花卉銷售;建筑材料銷售;農用薄膜銷售;食用農產品批發;食用農產品零售;畜牧漁業飼料銷售;建筑裝飾材料銷售;廣告制作;廣告設計、代理;廣告發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代理銷售;信息咨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咨詢服務);住房租賃;非居住房地產租賃;票務代理服務;旅客票務代理;居民日常生活服務;銷售代理;煤炭及制品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及其他嬰幼兒配方食品銷售;第一類醫療器械銷售;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教育咨詢服務(不含涉許可審批的教育培訓活動);產業用紡織制成品銷售;互聯網銷售(除銷售需要許可的商品);保健食品(預包裝)銷售;母嬰用品銷售;五金產品批發;特種勞動防護用品銷售;建筑用金屬配件銷售;家用電器零配件銷售;勞動保護用品銷售;美發飾品銷售;洗染服務;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零售;戶外用品銷售;體育用品及器材批發;玩具、動漫及游藝用品銷售;服裝服飾零售;農副產品銷售;文具用品零售;辦公設備銷售;機械設備銷售;辦公設備耗材銷售;特種設備銷售;日用口罩(非醫用)銷售;新鮮蔬菜零售;照明器具銷售;肥料銷售;鞋帽零售;食品銷售(僅銷售預包裝食品);汽車銷售。(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濰坊石油分公司油庫內建有3個儲罐組,共13臺油罐,北側T1罐區共6臺儲罐,東側第2臺儲罐容積2000m3,其余4臺汽油罐容積均為3000m3,其中西側第1臺為混油罐,中間4臺為汽油罐,最東側1臺為混油罐(屬于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濰坊站,汽、柴油混合,容積300m3,不在本次評價范圍);西南部T2罐區設2臺汽油罐(T203\T204),2臺柴油罐(T201\T202),單罐容積均5000m3;T3罐區設2臺柴油罐(T302\T304),2臺汽油罐(T301\T303),單罐容積15000m3,柴油折半計算該油庫的油罐總容積為74300m3,依據《石油庫設計規范》(GB50074-2014)第3.0.1條規定,屬二級石油庫。 因《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應急管理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生態環境部 交通運輸部 農業農村部 衛生健康委 市場監管總局 鐵路局 民航局 公告[2022]第8號)將“1674柴油[閉杯閃點≤60℃]”調整為“1674柴油”),2023年02月23日換發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證書編號為:魯濰?;?/span>[2021]002007號,許可范圍:汽油、柴油,有效期2021年03月30日至2024年03月29日。 為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保證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方面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2012]第55號令,根據[2015]第79號令修訂)等法律法規規定,受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濰坊石油分公司的委托,山東齊信安全評價有限公司承擔了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濰坊石油分公司油庫的安全現狀評價工作。 評價組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公司提供的資料,對該公司進行了實地調查、現場詢問、查閱資料工作,辨識分析了公司的危險有害因素,利用定性、定量評價方法對公司進行評價,找出裝置的事故隱患和問題,提出消除、減低裝置危險性,提高安全運行能力的對策與措施,提高公司的安全生產水平。 本著為提高項目安全生產水平,為企業安全管理提供服務,為政府部門安全監管提供依據的宗旨,本次在評價過程中嚴格貫徹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遵守了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程、標準和政府相關文件,參考了類似項目的監測資料,借鑒了同行業的技術成果。同時安全管理為動態過程,隨著時間的變化,安全狀態也在持續變化,故本次評價只對評價時的安全狀態進行辨識評價,不能保證后續安全狀態的變化,企業務必加強安全管控以確保生產安全。 |